杨箫:学者“转行”当编辑,让期刊有机融入学科发展

频繁催促编辑还可能被误解为作者对评审结果缺乏信心/,甚至试图通过非正常手段影响评审结果。这样的行为可能引起编辑的怀疑,认为作者存在学术不端或道德风险。这不仅会对当前的投稿产生负面影响,还可能影响作者在该期刊的未来投稿。

杨箫:学者“转行”当编辑,让期刊有机融入学科发展

第一个阶段是从科学研究行业转到科技期刊行业,职业转换初期的适应阶段/。这个时期我从十多年科学研究中跳脱出来,包括长期的野外实验,对课题的深层次思考设计,还有不断发表研究成果和申请基金项目的压力。转入科学编辑工作后,早期要做的就是对植物科学整个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了解。2018年我们编辑部共四位科学编辑,由于我们的稿件是随机分配给大家的,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读懂植物科学领域所有学科的文章,结合学科当前的发展给出专业的判断,全世界范围内找到匹配的科学家审稿,并结合审稿意见最终撰写非常专业的、建设性的修改决定。与此同时,刚开始参加学术会议碰到不同领域的专家也会比较生疏,如何切入展开话题,如何熟练地讨论稿件的修改,如何掌握专家的背景并有技巧地约到重要的稿件,都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学习摸索。幸运的是,《分子植物》作为国际一流的科技期刊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,编辑部的前辈和同事们也都非常优秀,宽容相待,给我提供了很多无私帮助和鼓励,让我顺利度过了前几年的菜鸟阶段,不断自我纠错,对稿件处理慢慢变得游刃有余起来。

杨箫:学者“转行”当编辑,让期刊有机融入学科发展

明确定义术语:确保所有专业术语都有清晰的定义,特别是那些可能有多种含义或用法的词汇。

杨箫:学者“转行”当编辑,让期刊有机融入学科发展

其次,审稿过程是保证论文质量和学术公平的重要手段。每篇论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,以确保其符合学术标准。这不仅是对作者负责,也是对整个学术界的质量和声誉负责。催促编辑可能被视为试图影响评审过程的公正性,从而引起编辑和审稿人的反感,增加拒稿的风险。

该退稿信公布后,引发一众网友围观,大家都觉得其言辞恳切、退稿真诚,就连小编读完也想说,这样的退稿信,多来点也无所谓!

发表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